新加坡交響樂團 副指揮

 

陳 康明

個人簡介: 陳康明,現任新加坡交響樂團副指揮,畢業於朱利亞德學院。在學期間曾向詹姆斯.德普雷斯特(James DePreist)、夏爾.迪圖瓦(Charles Dutoit)、大衛.辛曼(David Zinman)、庫特.馬祖爾(Kurt Masur)等指揮大師學習,並多次獲得獎學金及音樂獎項,當中包括布魯諾‧華爾特紀念基金獎、NAC-Shell獎學金及朱利亞德學院初次頒發的查爾斯‧席夫指揮獎。2005年12月,在與新加坡歌劇團合作的《阿瑪爾和夜訪者》首演中獲得空前成功。而經過在卡內基音樂廳、上海和台灣等地的首演,他逐漸作為指揮家在國際舞台備受觸目。2006年,他以夏爾.迪圖瓦的助理身份指揮廣州交響樂團。繼而在2007年指揮了新加坡知名作曲家董葉明的戲劇作品《清宮遺恨》。2008年夏天,陳康明在美國指揮學院跟隨大衛.辛曼在阿斯本音樂節的哈里斯音樂廳中指揮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同年,獲得迪米特里.米特羅普洛斯國際指揮大賽二等獎。新加坡最大的報紙「聯合早報」亦介紹他為2009年度必需留意的音樂家。
在與新加坡交響樂團、東京愛樂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廣州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新加坡國家青年樂團、朱利亞德樂團(Juilliard Orchestra)、聖彼得堡交響樂團(St. Petersburg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等著名樂團合作後,
自2013年起擔任新加坡交響樂團副指揮。

 

Q1. 亞洲國家的人口分佈多傾向年輕一代。這種情況散發著「年輕」及「發展」的力量。而古典音樂作為依據傳統的藝術門派,你對於「年輕」相比起「傳統」、「既有概念」有什麼看法?

陳:首先我個人不認為古典音樂是依據著傳統。很多人已經遺忘了莫扎特(Mozart)、貝多芬(Beethoven)、德布西(Debussy)、華格納(Wagner)、史特拉汶斯基(Stravinsky)或任何至今仍為人傳頌不已的著名作曲家都是先驅者。古典音樂仍然在不停進化,是一種有生命、會呼吸的藝術。而這些所謂「傳統」音樂仍流傳至今並非因為它們是既有的觀念,而是它們能感動人心。這份感動是能跨越時間、年齡、地域、語言等界限的。大眾對古典音樂的誤解令很多人不會主動去觀賞一場古典音樂會。如何釋除誤解、打破隔膜正正是音樂家和不同團體面對的問題。所以年輕人不應討厭古典音樂,因為它是一種藝術的表達,而非政治制度。

 

Q2. 比較起轉變急速的流行音樂,古典音樂的演繹方法都是根據相同的「譜曲」。你認為「年齡」或「年代」對理解和詮釋樂譜有什麼影響?

陳:如果要將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比較,其實前者的轉變更為急速和戲劇化。只要比較一下蕭士塔高維奇(Shostakovich)和舒尼特克(Schnittke),或巴伯(Barber)和亞當斯(Adams)的作品,便會發現當中的劇變。你亦可以在古典音樂中找到無數類似的例子。相反流行音樂仍然在和弦進程的基礎上發展。
時間和環境作造了我們每一個人。因此我們對作品的詮釋也自然會隨著人的成長而有所改變。真正的藝術家是在無時無刻都追求進步。每當我們審視作品的時候,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我認為年齡和年代確實會對作品的理解有影響,但只是佔很小的一部分。更為重要的元素是謙遜、好奇心和開放思考。


 

Q3如果你認為「年輕」對古典音樂的理解和詮釋帶來不同,那不同之處會是甚麼呢?另外,你會否認為自己屬於這與前人不同的年輕一代呢?

Joshua:  見上。

 


Q4.  新加坡人的身份有否對你閱讀、理解、表演來自西方文化的古典音樂有影響?

陳:我並不認為有影響。真正對我有影響的是自身的經歷、不斷對音樂的思考和嘗試去了解作曲家人生經歷的努力。

 


Q5.  你的恩師,出生於美國的非裔美籍指揮家詹姆斯.德普雷斯特(James DePreist),在古典音樂界被視為獨特而罕有的存在。我們亦可以見到「非主流」的黑人音樂,例如爵士樂,也帶給當時的古典音樂很大的影響。德普雷斯的美國背景也推動古典音樂向不同於歐洲文化的方向發展。你認為「亞洲文化背景」會否成為推動古典音樂向新方向發展的力量?

陳:這一條問題再一次反映了大眾對古典音樂的誤解。在音樂裡並沒有任何「主流」或「標準」之分。無論任何時候作曲家都會受到不同音樂類型的影響。藝術和生活是互相影響的,所以作曲家會利用自身接觸到的音樂類型豐富自己的作品,例如德布西與甘美蘭音樂;貝多芬與土耳其音樂;拉威爾(Ravel)與爵士音樂,但別忘了他們都是歐洲作曲家!
德普雷斯特無疑是一位別樹一幟的藝術家、音樂家、指揮家,甚至作為個人也是非常出色。這正是他能成為成功的指揮家以及深受同行愛戴的原因。

我不認為亞洲會是新的音樂基礎,因為音樂是一種跨越地區限制的藝術。只要作品是出色的,不管作曲者的種族背景,都會受到重視。

 

Q6.  如果要在亞洲擴大古典音樂的基礎,你認為需要什麼元素?

陳:推廣古典音樂以及讓年輕人更容易接觸到古典音樂。作為音樂家,我們必須持續擴大及教育聽眾層,而且這問題並不是亞洲獨有的。

 

Q7.  最後,如果古典音樂能在亞洲國家普及,讓更多人能學習和欣賞古典音樂,你認為這會帶來怎樣的可能性和影響?

陳:需要各界共同的合作去讓所有人都能接觸古典音樂,並且要擺脫古典音樂只屬於知識份子或上流人士的觀念。古典音樂是屬於所有人的。

新加坡交響樂團 副指揮

 

陳 康明

個人簡介: 陳康明,現任新加坡交響樂團副指揮,畢業於朱利亞德學院。在學期間曾向詹姆斯.德普雷斯特(James DePreist)、夏爾.迪圖瓦(Charles Dutoit)、大衛.辛曼(David Zinman)、庫特.馬祖爾(Kurt Masur)等指揮大師學習,並多次獲得獎學金及音樂獎項,當中包括布魯諾‧華爾特紀念基金獎、NAC-Shell獎學金及朱利亞德學院初次頒發的查爾斯‧席夫指揮獎。2005年12月,在與新加坡歌劇團合作的《阿瑪爾和夜訪者》首演中獲得空前成功。而經過在卡內基音樂廳、上海和台灣等地的首演,他逐漸作為指揮家在國際舞台備受觸目。2006年,他以夏爾.迪圖瓦的助理身份指揮廣州交響樂團。繼而在2007年指揮了新加坡知名作曲家董葉明的戲劇作品《清宮遺恨》。2008年夏天,陳康明在美國指揮學院跟隨大衛.辛曼在阿斯本音樂節的哈里斯音樂廳中指揮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同年,獲得迪米特里.米特羅普洛斯國際指揮大賽二等獎。新加坡最大的報紙「聯合早報」亦介紹他為2009年度必需留意的音樂家。
在與新加坡交響樂團、東京愛樂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廣州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新加坡國家青年樂團、朱利亞德樂團(Juilliard Orchestra)、聖彼得堡交響樂團(St. Petersburg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等著名樂團合作後,
自2013年起擔任新加坡交響樂團副指揮。

 

Q1. 亞洲國家的人口分佈多傾向年輕一代。這種情況散發著「年輕」及「發展」的力量。而古典音樂作為依據傳統的藝術門派,你對於「年輕」相比起「傳統」、「既有概念」有什麼看法?

陳:首先我個人不認為古典音樂是依據著傳統。很多人已經遺忘了莫扎特(Mozart)、貝多芬(Beethoven)、德布西(Debussy)、華格納(Wagner)、史特拉汶斯基(Stravinsky)或任何至今仍為人傳頌不已的著名作曲家都是先驅者。古典音樂仍然在不停進化,是一種有生命、會呼吸的藝術。而這些所謂「傳統」音樂仍流傳至今並非因為它們是既有的觀念,而是它們能感動人心。這份感動是能跨越時間、年齡、地域、語言等界限的。大眾對古典音樂的誤解令很多人不會主動去觀賞一場古典音樂會。如何釋除誤解、打破隔膜正正是音樂家和不同團體面對的問題。所以年輕人不應討厭古典音樂,因為它是一種藝術的表達,而非政治制度。

 

Q2. 比較起轉變急速的流行音樂,古典音樂的演繹方法都是根據相同的「譜曲」。你認為「年齡」或「年代」對理解和詮釋樂譜有什麼影響?

陳:如果要將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比較,其實前者的轉變更為急速和戲劇化。只要比較一下蕭士塔高維奇(Shostakovich)和舒尼特克(Schnittke),或巴伯(Barber)和亞當斯(Adams)的作品,便會發現當中的劇變。你亦可以在古典音樂中找到無數類似的例子。相反流行音樂仍然在和弦進程的基礎上發展。
時間和環境作造了我們每一個人。因此我們對作品的詮釋也自然會隨著人的成長而有所改變。真正的藝術家是在無時無刻都追求進步。每當我們審視作品的時候,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我認為年齡和年代確實會對作品的理解有影響,但只是佔很小的一部分。更為重要的元素是謙遜、好奇心和開放思考。


 

Q3如果你認為「年輕」對古典音樂的理解和詮釋帶來不同,那不同之處會是甚麼呢?另外,你會否認為自己屬於這與前人不同的年輕一代呢?

Joshua:  見上。

 


Q4.  新加坡人的身份有否對你閱讀、理解、表演來自西方文化的古典音樂有影響?

陳:我並不認為有影響。真正對我有影響的是自身的經歷、不斷對音樂的思考和嘗試去了解作曲家人生經歷的努力。

 


Q5.  你的恩師,出生於美國的非裔美籍指揮家詹姆斯.德普雷斯特(James DePreist),在古典音樂界被視為獨特而罕有的存在。我們亦可以見到「非主流」的黑人音樂,例如爵士樂,也帶給當時的古典音樂很大的影響。德普雷斯的美國背景也推動古典音樂向不同於歐洲文化的方向發展。你認為「亞洲文化背景」會否成為推動古典音樂向新方向發展的力量?

陳:這一條問題再一次反映了大眾對古典音樂的誤解。在音樂裡並沒有任何「主流」或「標準」之分。無論任何時候作曲家都會受到不同音樂類型的影響。藝術和生活是互相影響的,所以作曲家會利用自身接觸到的音樂類型豐富自己的作品,例如德布西與甘美蘭音樂;貝多芬與土耳其音樂;拉威爾(Ravel)與爵士音樂,但別忘了他們都是歐洲作曲家!
德普雷斯特無疑是一位別樹一幟的藝術家、音樂家、指揮家,甚至作為個人也是非常出色。這正是他能成為成功的指揮家以及深受同行愛戴的原因。

我不認為亞洲會是新的音樂基礎,因為音樂是一種跨越地區限制的藝術。只要作品是出色的,不管作曲者的種族背景,都會受到重視。

 

Q6.  如果要在亞洲擴大古典音樂的基礎,你認為需要什麼元素?

陳:推廣古典音樂以及讓年輕人更容易接觸到古典音樂。作為音樂家,我們必須持續擴大及教育聽眾層,而且這問題並不是亞洲獨有的。

 

Q7.  最後,如果古典音樂能在亞洲國家普及,讓更多人能學習和欣賞古典音樂,你認為這會帶來怎樣的可能性和影響?

陳:需要各界共同的合作去讓所有人都能接觸古典音樂,並且要擺脫古典音樂只屬於知識份子或上流人士的觀念。古典音樂是屬於所有人的。

新加坡交響樂團 副指揮

 

陳 康明

個人簡介: 陳康明,現任新加坡交響樂團副指揮,畢業於朱利亞德學院。在學期間曾向詹姆斯.德普雷斯特(James DePreist)、夏爾.迪圖瓦(Charles Dutoit)、大衛.辛曼(David Zinman)、庫特.馬祖爾(Kurt Masur)等指揮大師學習,並多次獲得獎學金及音樂獎項,當中包括布魯諾‧華爾特紀念基金獎、NAC-Shell獎學金及朱利亞德學院初次頒發的查爾斯‧席夫指揮獎。2005年12月,在與新加坡歌劇團合作的《阿瑪爾和夜訪者》首演中獲得空前成功。而經過在卡內基音樂廳、上海和台灣等地的首演,他逐漸作為指揮家在國際舞台備受觸目。2006年,他以夏爾.迪圖瓦的助理身份指揮廣州交響樂團。繼而在2007年指揮了新加坡知名作曲家董葉明的戲劇作品《清宮遺恨》。2008年夏天,陳康明在美國指揮學院跟隨大衛.辛曼在阿斯本音樂節的哈里斯音樂廳中指揮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同年,獲得迪米特里.米特羅普洛斯國際指揮大賽二等獎。新加坡最大的報紙「聯合早報」亦介紹他為2009年度必需留意的音樂家。
在與新加坡交響樂團、東京愛樂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廣州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新加坡國家青年樂團、朱利亞德樂團(Juilliard Orchestra)、聖彼得堡交響樂團(St. Petersburg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等著名樂團合作後,
自2013年起擔任新加坡交響樂團副指揮。

 

Q1. 亞洲國家的人口分佈多傾向年輕一代。這種情況散發著「年輕」及「發展」的力量。而古典音樂作為依據傳統的藝術門派,你對於「年輕」相比起「傳統」、「既有概念」有什麼看法?

陳:首先我個人不認為古典音樂是依據著傳統。很多人已經遺忘了莫扎特(Mozart)、貝多芬(Beethoven)、德布西(Debussy)、華格納(Wagner)、史特拉汶斯基(Stravinsky)或任何至今仍為人傳頌不已的著名作曲家都是先驅者。古典音樂仍然在不停進化,是一種有生命、會呼吸的藝術。而這些所謂「傳統」音樂仍流傳至今並非因為它們是既有的觀念,而是它們能感動人心。這份感動是能跨越時間、年齡、地域、語言等界限的。大眾對古典音樂的誤解令很多人不會主動去觀賞一場古典音樂會。如何釋除誤解、打破隔膜正正是音樂家和不同團體面對的問題。所以年輕人不應討厭古典音樂,因為它是一種藝術的表達,而非政治制度。

 

Q2. 比較起轉變急速的流行音樂,古典音樂的演繹方法都是根據相同的「譜曲」。你認為「年齡」或「年代」對理解和詮釋樂譜有什麼影響?

陳:如果要將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比較,其實前者的轉變更為急速和戲劇化。只要比較一下蕭士塔高維奇(Shostakovich)和舒尼特克(Schnittke),或巴伯(Barber)和亞當斯(Adams)的作品,便會發現當中的劇變。你亦可以在古典音樂中找到無數類似的例子。相反流行音樂仍然在和弦進程的基礎上發展。
時間和環境作造了我們每一個人。因此我們對作品的詮釋也自然會隨著人的成長而有所改變。真正的藝術家是在無時無刻都追求進步。每當我們審視作品的時候,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我認為年齡和年代確實會對作品的理解有影響,但只是佔很小的一部分。更為重要的元素是謙遜、好奇心和開放思考。


 

Q3如果你認為「年輕」對古典音樂的理解和詮釋帶來不同,那不同之處會是甚麼呢?另外,你會否認為自己屬於這與前人不同的年輕一代呢?

Joshua:  見上。

 


Q4.  新加坡人的身份有否對你閱讀、理解、表演來自西方文化的古典音樂有影響?

陳:我並不認為有影響。真正對我有影響的是自身的經歷、不斷對音樂的思考和嘗試去了解作曲家人生經歷的努力。

 


Q5.  你的恩師,出生於美國的非裔美籍指揮家詹姆斯.德普雷斯特(James DePreist),在古典音樂界被視為獨特而罕有的存在。我們亦可以見到「非主流」的黑人音樂,例如爵士樂,也帶給當時的古典音樂很大的影響。德普雷斯的美國背景也推動古典音樂向不同於歐洲文化的方向發展。你認為「亞洲文化背景」會否成為推動古典音樂向新方向發展的力量?

陳:這一條問題再一次反映了大眾對古典音樂的誤解。在音樂裡並沒有任何「主流」或「標準」之分。無論任何時候作曲家都會受到不同音樂類型的影響。藝術和生活是互相影響的,所以作曲家會利用自身接觸到的音樂類型豐富自己的作品,例如德布西與甘美蘭音樂;貝多芬與土耳其音樂;拉威爾(Ravel)與爵士音樂,但別忘了他們都是歐洲作曲家!
德普雷斯特無疑是一位別樹一幟的藝術家、音樂家、指揮家,甚至作為個人也是非常出色。這正是他能成為成功的指揮家以及深受同行愛戴的原因。

我不認為亞洲會是新的音樂基礎,因為音樂是一種跨越地區限制的藝術。只要作品是出色的,不管作曲者的種族背景,都會受到重視。

 

Q6.  如果要在亞洲擴大古典音樂的基礎,你認為需要什麼元素?

陳:推廣古典音樂以及讓年輕人更容易接觸到古典音樂。作為音樂家,我們必須持續擴大及教育聽眾層,而且這問題並不是亞洲獨有的。

 

Q7.  最後,如果古典音樂能在亞洲國家普及,讓更多人能學習和欣賞古典音樂,你認為這會帶來怎樣的可能性和影響?

陳:需要各界共同的合作去讓所有人都能接觸古典音樂,並且要擺脫古典音樂只屬於知識份子或上流人士的觀念。古典音樂是屬於所有人的。

Copyright (c) Japan HongKong Musicians Allianc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