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評審
第5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陳康明
Joshua Kangming Tan < 指揮家 >
第5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評審委員會主席
陳康明,新加坡出身的指揮,畢業於朱利亞德學院。曾向詹姆斯.德普雷斯特、夏爾.迪圖瓦、大衛.辛曼、庫特.馬祖爾等指揮大師學習。多次嬴得音樂獎,包括布魯諾‧華爾特紀念基金獎、NAC-Shell獎學金,朱利亞德學院初次頒發的查爾斯‧席夫指揮獎、以及在2008年的迪米特裡.米特羅普洛斯國際指揮大賽二等獎。2006年以夏爾.迪圖瓦的助理身分下指揮了廣州交響樂團。繼而在2007年指揮了新加坡知名作曲家董葉明的戲劇作品《清宮遺恨》。在2008年夏天,陳康明在美國指揮學院成為大衛.辛曼的助理,在阿斯本音樂節的哈里斯音樂廳中指揮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經過在卡內基音樂廳、上海和台灣等地的轟動的首演,他的國際指揮家的地位被建立起來。新加坡最大的報紙「聯合早報」亦介紹他為2009年度必需留意的音樂家。他也曾在東京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國、新加坡交響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馬林斯基劇院管弦樂團、聖彼得堡交響樂團、波恩貝多芬交響樂團等客串演出。現在為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常任指揮。2013年7月開始將會成為新加坡交響樂團的副指揮。
碓井 俊樹 Toshiki Usui < 鋼琴 >
第5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評審員
於東京藝術大學附屬高中及東京藝術大學修讀後在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大學深造。曾師事於岩崎淑、植田克己、卡爾-海因茲‧凱莫林、亞伏‧顧裕健等名師。曾於韋奧第國際音樂大賽(意大利韋爾切利)及荷蘭音樂會得獎,並在第12届坎圖國際音樂大賽(意大利)優勝。由2004年開始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及其他城市連續舉行演奏會,及在基輔國立交響樂團的公開演出中
客串演奏。2005年在同一交響樂團的定期公開演出「舒曼和同時代的演奏家系列」及2006年「柴可夫斯基出生100週年系列」與保羅‧古爾達及拉斐爾‧奧雷格一起受聘演奏舒曼和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協奏曲。他獲得荷蘭音樂會頒發給最優秀現代曲演奏者的荷蘭音樂中心演奏獎(Donemus Performance Award)。此外在2006年維也納現代前衛藝術團體TAMAMU贈與他現代藝術特別獎。他在世界各地也進行公開演出,包括各國大使館的特別演奏、聯合國支援下在巴勒斯坦難民營舉行志願演奏會等。在日本也曾和東京交響樂團、神奈川管弦樂團、藝大管弦樂研究部等交響樂團共同演出,亦通過演奏會和音樂節和依符利‧吉特里斯、皮埃爾.阿摩雅、沃夫岡•馬西納等世界級演奏家共同演出。2003年開始定居維也納,並以這裡為據點在歐洲展開演奏活動。2008 開始了個人演奏會系列「Across The World」,在日本以及歐、美、中東等世界巡迴演奏,並在各國的國際音樂節中演出及國際音樂大賽中担任評審員等多方面活躍。
近藤 薫 Kaoru Kondo < 小提琴 >
第5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評審員
於東京藝術大學音樂部得到亞加西斯獎(Acanthus Award)畢業後在同大學院完成修士課程的近藤 薫,由在學其間開始在不同的交響樂團以特邀首席身分演出,參加維也納音樂大學的夏季課程,師事於阿班貝爾格、阿瑪迪斯、合根等弦樂四重奏的成員,亦在室內樂有多番鑽研。
近年在活動有多方面發展,包括擔任東京巴洛克學者樂團的首席、在「武満徹的世界」擔任音樂顧問等。從巴洛克音樂到現代音樂,他的曲目範圍也非常廣泛。此外在羅馬聖則濟利亞管弦樂團首席大提琴演奏家路易吉‧皮奧瓦諾的招聘下以講師身分出席意大利蘭恰諾音樂節,並成為後輩的指導。2004-10年期間為東京交響樂團第一小提琴部次席,2011-2015年期間為九州交響樂團樂團首席, 自2015年4月起擔任東京愛樂交響樂團首席。
北川 森央 Morio Kitagawa < 長笛 >
第5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評審員
北川森央於東京藝術大學音樂部附屬音樂高等學校、東京東京藝術大學音樂部樂器科畢業,並於同一大學院完成修士課程及博士後期課程。在2008年3月以《莫札特在維也納時代的長笛使用方法》(「モーツァルトのウィーン時代におけるフルート使用法」)取得博士稱號(音樂)。目前為至於長笛方面曾師事篠崎木實(篠崎このみ)、中野富雄、三上明子、金昌国、保羅‧米頌、寺本義明各,亦跟前田里利子(前田りり子)學習巴洛克長笛(Flauto Traverso)。持有東京藝術大學巴哈康塔塔會會藉,並受到其領導人小林道夫的薰陶。於第49届全日本學生音樂比賽高中部取得第2 名。曾為東京藝術大學教育研究助手,新日本交會契約團員,東京藝術大學、上野學園大學及上智大學的講師、現今為聖德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同時也是橫濱小交響樂團的長笛演奏者和亞洲長笛聯盟日本總部理事。
Krystian Tkaczewski < 鋼琴 >
第5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評審員
年輕的時候就得到「波蘭鋼琴名手」稱號的克里斯蒂安‧柴可茨雅斯基生於在1980年波蘭的塔爾努夫,並在當地的帕德雷夫斯基音樂學校修讀音樂。在華沙的蕭邦音樂學院,弗羅茨瓦夫音樂學院修讀後,在哈特副大學哈特學院跟隨歐薩娜‧ 雅布隆絲卡亞學習並取得音樂博士學位。柴可茨雅斯基非常活躍於在美、亞、歐等地的演奏活動,在2007年4月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首演轟動一時、不少媒體都大肆報導。到目前為至在歐洲鋼琴大賽(意大利)、雅典、馬德里、紐約等不少國際音樂大賽都獲得獎項。以蕭邦音樂節為中心被多個音樂節招待,並在20多個國家開始演奏活動外,也以波蘭國立廣播交響樂團、弗羅茨瓦夫交響樂團為首與多個交響樂團合奏。除此之外,他也以評審員身分活躍於美國、俄羅斯、奧地利、意大利等不同國家的音樂比賽。現在是波蘭音樂家協會SPAM的會員,同時也是美國哈特副的蕭邦國際音樂大賽評審委員會主席和康乃狄克州蕭邦協會的會長。
第3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近藤 薫 Kaoru Kondo < 小提琴 >
第3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評審委員會主席
於東京藝術大學音樂部得到亞加西斯獎(Acanthus Award)畢業後在同大學院完成修士課程的近藤 薫,由在學其間開始在不同的交響樂團以特邀首席身分演出,參加維也納音樂大學的夏季課程,師事於阿班貝爾格、阿瑪迪斯、合根等弦樂四重奏的成員,亦在室內樂有多番鑽研。
近年在活動有多方面發展,包括擔任東京巴洛克學者樂團的首席、在「武満徹的世界」擔任音樂顧問等。從巴洛克音樂到現代音樂,他的曲目範圍也非常廣泛。此外在羅馬聖則濟利亞管弦樂團首席大提琴演奏家路易吉‧皮奧瓦諾的招聘下以講師身分出席意大利蘭恰諾音樂節,並成為後輩的指導。2004-10年期間為東京交響樂團第一小提琴部次席,由2011年6月就任九州交響樂團樂團首席。
陳康明
Joshua Kangming Tan < 指揮家 >
第3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評審員
陳康明,新加坡出身的指揮,畢業於朱利亞德學院。曾向詹姆斯.德普雷斯特、夏爾.迪圖瓦、大衛.辛曼、庫特.馬祖爾等指揮大師學習。多次嬴得音樂獎,包括布魯諾‧華爾特紀念基金獎、NAC-Shell獎學金,朱利亞德學院初次頒發的查爾斯‧席夫指揮獎、以及在2008年的迪米特裡.米特羅普洛斯國際指揮大賽二等獎。2006年以夏爾.迪圖瓦的助理身分下指揮了廣州交響樂團。繼而在2007年指揮了新加坡知名作曲家董葉明的戲劇作品《清宮遺恨》。在2008年夏天,陳康明在美國指揮學院成為大衛.辛曼的助理,在阿斯本音樂節的哈里斯音樂廳中指揮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經過在卡內基音樂廳、上海和台灣等地的轟動的首演,他的國際指揮家的地位被建立起來。新加坡最大的報紙「聯合早報」亦介紹他為2009年度必需留意的音樂家。他也曾在東京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國、新加坡交響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馬林斯基劇院管弦樂團、聖彼得堡交響樂團、波恩貝多芬交響樂團等客串演出。現在為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常任指揮。2013年7月開始將會成為新加坡交響樂團的副指揮。
碓井 俊樹 Toshiki Usui < 鋼琴 >
第3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評審員
於東京藝術大學附屬高中及東京藝術大學修讀後在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大學深造。曾師事於岩崎淑、植田克己、卡爾-海因茲‧凱莫林、亞伏‧顧裕健等名師。曾於韋奧第國際音樂大賽(意大利韋爾切利)及荷蘭音樂會得獎,並在第12届坎圖國際音樂大賽(意大利)優勝。由2004年開始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及其他城市連續舉行演奏會,及在基輔國立交響樂團的公開演出中
客串演奏。2005年在同一交響樂團的定期公開演出「舒曼和同時代的演奏家系列」及2006年「柴可夫斯基出生100週年系列」與保羅‧古爾達及拉斐爾‧奧雷格一起受聘演奏舒曼和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協奏曲。他獲得荷蘭音樂會頒發給最優秀現代曲演奏者的荷蘭音樂中心演奏獎(Donemus Performance Award)。此外在2006年維也納現代前衛藝術團體TAMAMU贈與他現代藝術特別獎。他在世界各地也進行公開演出,包括各國大使館的特別演奏、聯合國支援下在巴勒斯坦難民營舉行志願演奏會等。在日本也曾和東京交響樂團、神奈川管弦樂團、藝大管弦樂研究部等交響樂團共同演出,亦通過演奏會和音樂節和依符利‧吉特里斯、皮埃爾.阿摩雅、沃夫岡•馬西納等世界級演奏家共同演出。2003年開始定居維也納,並以這裡為據點在歐洲展開演奏活動。2008 開始了個人演奏會系列「Across The World」,在日本以及歐、美、中東等世界巡迴演奏,並在各國的國際音樂節中演出及國際音樂大賽中担任評審員等多方面活躍。
北川 森央 Morio Kitagawa < 長笛 >
第3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評審員
北川森央於東京藝術大學音樂部附屬音樂高等學校、東京東京藝術大學音樂部樂器科畢業,並於同一大學院完成修士課程及博士後期課程。在2008年3月以《莫札特在維也納時代的長笛使用方法》(「モーツァルトのウィーン時代におけるフルート使用法」)取得博士稱號(音樂)。目前為至於長笛方面曾師事篠崎木實(篠崎このみ)、中野富雄、三上明子、金昌国、保羅‧米頌、寺本義明各,亦跟前田里利子(前田りり子)學習巴洛克長笛(Flauto Traverso)。持有東京藝術大學巴哈康塔塔會會藉,並受到其領導人小林道夫的薰陶。於第49届全日本學生音樂比賽高中部取得第2 名。曾為東京藝術大學教育研究助手,新日本交會契約團員,現今為東京藝術大學、上野學園大學及上智大學的講師。同時也是橫濱小交響樂團的長笛演奏者和亞洲長笛聯盟日本總部理事。
Krystian Tkaczewski < 鋼琴 >
第3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評審員
年輕的時候就得到「波蘭鋼琴名手」稱號的克里斯蒂安‧柴可茨雅斯基生於在1980年波蘭的塔爾努夫,並在當地的帕德雷夫斯基音樂學校修讀音樂。在華沙的蕭邦音樂學院,弗羅茨瓦夫音樂學院修讀後,在哈特副大學哈特學院跟隨歐薩娜‧ 雅布隆絲卡亞學習並取得音樂博士學位。柴可茨雅斯基非常活躍於在美、亞、歐等地的演奏活動,在2007年4月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首演轟動一時、不少媒體都大肆報導。到目前為至在歐洲鋼琴大賽(意大利)、雅典、馬德里、紐約等不少國際音樂大賽都獲得獎項。以蕭邦音樂節為中心被多個音樂節招待,並在20多個國家開始演奏活動外,也以波蘭國立廣播交響樂團、弗羅茨瓦夫交響樂團為首與多個交響樂團合奏。除此之外,他也以評審員身分活躍於美國、俄羅斯、奧地利、意大利等不同國家的音樂比賽。現在是波蘭音樂家協會SPAM的會員,同時也是美國哈特副的蕭邦國際音樂大賽評審委員會主席和康乃狄克州蕭邦協會的會長。
第2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陳康明
Joshua Kangming Tan < 指揮家 >
第2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評審委員會主席
陳康明,新加坡出身的指揮,畢業於朱利亞德學院。曾向詹姆斯.德普雷斯特、夏爾.迪圖瓦、大衛.辛曼、庫特.馬祖爾等指揮大師學習。多次嬴得音樂獎,包括布魯諾‧華爾特紀念基金獎、NAC-Shell獎學金,朱利亞德學院初次頒發的查爾斯‧席夫指揮獎、以及在2008年的迪米特裡.米特羅普洛斯國際指揮大賽二等獎。2006年以夏爾.迪圖瓦的助理身分下指揮了廣州交響樂團。繼而在2007年指揮了新加坡知名作曲家董葉明的戲劇作品《清宮遺恨》。在2008年夏天,陳康明在美國指揮學院成為大衛.辛曼的助理,在阿斯本音樂節的哈里斯音樂廳中指揮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經過在卡內基音樂廳、上海和台灣等地的轟動的首演,他的國際指揮家的地位被建立起來。新加坡最大的報紙「聯合早報」亦介紹他為2009年度必需留意的音樂家。他也曾在東京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國、新加坡交響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馬林斯基劇院管弦樂團、聖彼得堡交響樂團、波恩貝多芬交響樂團等客串演出。現在為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常任指揮。2013年7月開始將會成為新加坡交響樂團的副指揮。
近藤 薫 Kaoru Kondo < 小提琴 >
第2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評審員
於東京藝術大學音樂部得到亞加西斯獎(Acanthus Award)畢業後在同大學院完成修士課程的近藤 薫,由在學其間開始在不同的交響樂團以特邀首席身分演出,參加維也納音樂大學的夏季課程,師事於阿班貝爾格、阿瑪迪斯、合根等弦樂四重奏的成員,亦在室內樂有多番鑽研。
近年在活動有多方面發展,包括擔任東京巴洛克學者樂團的首席、在「武満徹的世界」擔任音樂顧問等。從巴洛克音樂到現代音樂,他的曲目範圍也非常廣泛。此外在羅馬聖則濟利亞管弦樂團首席大提琴演奏家路易吉‧皮奧瓦諾的招聘下以講師身分出席意大利蘭恰諾音樂節,並成為後輩的指導。2004-10年期間為東京交響樂團第一小提琴部次席,由2011年6月就任九州交響樂團樂團首席。
碓井 俊樹 Toshiki Usui < 鋼琴 >
第2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評審員
於東京藝術大學附屬高中及東京藝術大學修讀後在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大學深造。曾師事於岩崎淑、植田克己、卡爾-海因茲‧凱莫林、亞伏‧顧裕健等名師。曾於韋奧第國際音樂大賽(意大利韋爾切利)及荷蘭音樂會得獎,並在第12届坎圖國際音樂大賽(意大利)優勝。由2004年開始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及其他城市連續舉行演奏會,及在基輔國立交響樂團的公開演出中
客串演奏。2005年在同一交響樂團的定期公開演出「舒曼和同時代的演奏家系列」及2006年「柴可夫斯基出生100週年系列」與保羅‧古爾達及拉斐爾‧奧雷格一起受聘演奏舒曼和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協奏曲。他獲得荷蘭音樂會頒發給最優秀現代曲演奏者的荷蘭音樂中心演奏獎(Donemus Performance Award)。此外在2006年維也納現代前衛藝術團體TAMAMU贈與他現代藝術特別獎。他在世界各地也進行公開演出,包括各國大使館的特別演奏、聯合國支援下在巴勒斯坦難民營舉行志願演奏會等。在日本也曾和東京交響樂團、神奈川管弦樂團、藝大管弦樂研究部等交響樂團共同演出,亦通過演奏會和音樂節和依符利‧吉特里斯、皮埃爾.阿摩雅、沃夫岡•馬西納等世界級演奏家共同演出。2003年開始定居維也納,並以這裡為據點在歐洲展開演奏活動。2008 開始了個人演奏會系列「Across The World」,在日本以及歐、美、中東等世界巡迴演奏,並在各國的國際音樂節中演出及國際音樂大賽中担任評審員等多方面活躍。
北川 森央 Morio Kitagawa < 長笛 >
第2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評審員
北川森央於東京藝術大學音樂部附屬音樂高等學校、東京東京藝術大學音樂部樂器科畢業,並於同一大學院完成修士課程及博士後期課程。在2008年3月以《莫札特在維也納時代的長笛使用方法》(「モーツァルトのウィーン時代におけるフルート使用法」)取得博士稱號(音樂)。目前為至於長笛方面曾師事篠崎木實(篠崎このみ)、中野富雄、三上明子、金昌国、保羅‧米頌、寺本義明各,亦跟前田里利子(前田りり子)學習巴洛克長笛(Flauto Traverso)。持有東京藝術大學巴哈康塔塔會會藉,並受到其領導人小林道夫的薰陶。於第49届全日本學生音樂比賽高中部取得第2 名。曾為東京藝術大學教育研究助手,新日本交會契約團員,現今為東京藝術大學、上野學園大學及上智大學的講師。同時也是橫濱小交響樂團的長笛演奏者和亞洲長笛聯盟日本總部理事。
Krystian Tkaczewski < 鋼琴 >
第2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評審員
年輕的時候就得到「波蘭鋼琴名手」稱號的克里斯蒂安‧柴可茨雅斯基生於在1980年波蘭的塔爾努夫,並在當地的帕德雷夫斯基音樂學校修讀音樂。在華沙的蕭邦音樂學院,弗羅茨瓦夫音樂學院修讀後,在哈特副大學哈特學院跟隨歐薩娜‧ 雅布隆絲卡亞學習並取得音樂博士學位。柴可茨雅斯基非常活躍於在美、亞、歐等地的演奏活動,在2007年4月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首演轟動一時、不少媒體都大肆報導。到目前為至在歐洲鋼琴大賽(意大利)、雅典、馬德里、紐約等不少國際音樂大賽都獲得獎項。以蕭邦音樂節為中心被多個音樂節招待,並在20多個國家開始演奏活動外,也以波蘭國立廣播交響樂團、弗羅茨瓦夫交響樂團為首與多個交響樂團合奏。除此之外,他也以評審員身分活躍於美國、俄羅斯、奧地利、意大利等不同國家的音樂比賽。現在是波蘭音樂家協會SPAM的會員,同時也是美國哈特副的蕭邦國際音樂大賽評審委員會主席和康乃狄克州蕭邦協會的會長。
第1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碓井 俊樹 Toshiki Usui < 鋼琴 >
第1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執行委員會主席
於東京藝術大學附屬高中及東京藝術大學修讀後在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大學深造。曾師事於岩崎淑、植田克己、卡爾-海因茲‧凱莫林、亞伏‧顧裕健等名師。曾於韋奧第國際音樂大賽(意大利韋爾切利)及荷蘭音樂會得獎,並在第12届坎圖國際音樂大賽(意大利)優勝。由2004年開始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及其他城市連續舉行演奏會,及在基輔國立交響樂團的公開演出中
客串演奏。2005年在同一交響樂團的定期公開演出「舒曼和同時代的演奏家系列」及2006年「柴可夫斯基出生100週年系列」與保羅‧古爾達及拉斐爾‧奧雷格一起受聘演奏舒曼和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協奏曲。他獲得荷蘭音樂會頒發給最優秀現代曲演奏者的荷蘭音樂中心演奏獎(Donemus Performance Award)。此外在2006年維也納現代前衛藝術團體TAMAMU贈與他現代藝術特別獎。他在世界各地也進行公開演出,包括各國大使館的特別演奏、聯合國支援下在巴勒斯坦難民營舉行志願演奏會等。在日本也曾和東京交響樂團、神奈川管弦樂團、藝大管弦樂研究部等交響樂團共同演出,亦通過演奏會和音樂節和依符利‧吉特里斯、皮埃爾.阿摩雅、沃夫岡•馬西納等世界級演奏家共同演出。2003年開始定居維也納,並以這裡為據點在歐洲展開演奏活動。2008 開始了個人演奏會系列「Across The World」,在日本以及歐、美、中東等世界巡迴演奏,並在各國的國際音樂節中演出及國際音樂大賽中担任評審員等多方面活躍。
近藤 薫 Kaoru Kondo < 小提琴 >
第1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評審員
於東京藝術大學音樂部得到亞加西斯獎(Acanthus Award)畢業後在同大學院完成修士課程的近藤 薫,由在學其間開始在不同的交響樂團以特邀首席身分演出,參加維也納音樂大學的夏季課程,師事於阿班貝爾格、阿瑪迪斯、合根等弦樂四重奏的成員,亦在室內樂有多番鑽研。
近年在活動有多方面發展,包括擔任東京巴洛克學者樂團的首席、在「武満徹的世界」擔任音樂顧問等。從巴洛克音樂到現代音樂,他的曲目範圍也非常廣泛。此外在羅馬聖則濟利亞管弦樂團首席大提琴演奏家路易吉‧皮奧瓦諾的招聘下以講師身分出席意大利蘭恰諾音樂節,並成為後輩的指導。2004-10年期間為東京交響樂團第一小提琴部次席,由2011年6月就任九州交響樂團樂團首席。
北川 森央 Morio Kitagawa < 長笛 >
第1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評審員
北川森央於東京藝術大學音樂部附屬音樂高等學校、東京東京藝術大學音樂部樂器科畢業,並於同一大學院完成修士課程及博士後期課程。在2008年3月以《莫札特在維也納時代的長笛使用方法》(「モーツァルトのウィーン時代におけるフルート使用法」)取得博士稱號(音樂)。目前為至於長笛方面曾師事篠崎木實(篠崎このみ)、中野富雄、三上明子、金昌国、保羅‧米頌、寺本義明各,亦跟前田里利子(前田りり子)學習巴洛克長笛(Flauto Traverso)。持有東京藝術大學巴哈康塔塔會會藉,並受到其領導人小林道夫的薰陶。於第49届全日本學生音樂比賽高中部取得第2 名。曾為東京藝術大學教育研究助手,新日本交會契約團員,現今為東京藝術大學、上野學園大學及上智大學的講師。同時也是橫濱小交響樂團的長笛演奏者和亞洲長笛聯盟日本總部理事。
Krystian Tkaczewski < 鋼琴 >
第1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評審員
年輕的時候就得到「波蘭鋼琴名手」稱號的克里斯蒂安‧柴可茨雅斯基生於在1980年波蘭的塔爾努夫,並在當地的帕德雷夫斯基音樂學校修讀音樂。在華沙的蕭邦音樂學院,弗羅茨瓦夫音樂學院修讀後,在哈特副大學哈特學院跟隨歐薩娜‧ 雅布隆絲卡亞學習並取得音樂博士學位。柴可茨雅斯基非常活躍於在美、亞、歐等地的演奏活動,在2007年4月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首演轟動一時、不少媒體都大肆報導。到目前為至在歐洲鋼琴大賽(意大利)、雅典、馬德里、紐約等不少國際音樂大賽都獲得獎項。以蕭邦音樂節為中心被多個音樂節招待,並在20多個國家開始演奏活動外,也以波蘭國立廣播交響樂團、弗羅茨瓦夫交響樂團為首與多個交響樂團合奏。除此之外,他也以評審員身分活躍於美國、俄羅斯、奧地利、意大利等不同國家的音樂比賽。現在是波蘭音樂家協會SPAM的會員,同時也是美國哈特副的蕭邦國際音樂大賽評審委員會主席和康乃狄克州蕭邦協會的會長。
陳康明
Joshua Kangming Tan < 指揮家 >
第1届 日本香港國際音樂比賽
評審員
陳康明,新加坡出身的指揮,畢業於朱利亞德學院。曾向詹姆斯.德普雷斯特、夏爾.迪圖瓦、大衛.辛曼、庫特.馬祖爾等指揮大師學習。多次嬴得音樂獎,包括布魯諾‧華爾特紀念基金獎、NAC-Shell獎學金,朱利亞德學院初次頒發的查爾斯‧席夫指揮獎、以及在2008年的迪米特裡.米特羅普洛斯國際指揮大賽二等獎。2006年以夏爾.迪圖瓦的助理身分下指揮了廣州交響樂團。繼而在2007年指揮了新加坡知名作曲家董葉明的戲劇作品《清宮遺恨》。在2008年夏天,陳康明在美國指揮學院成為大衛.辛曼的助理,在阿斯本音樂節的哈里斯音樂廳中指揮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經過在卡內基音樂廳、上海和台灣等地的轟動的首演,他的國際指揮家的地位被建立起來。新加坡最大的報紙「聯合早報」亦介紹他為2009年度必需留意的音樂家。他也曾在東京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國、新加坡交響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馬林斯基劇院管弦樂團、聖彼得堡交響樂團、波恩貝多芬交響樂團等客串演出。現在為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常任指揮。